|
2017年12月28日晚,意昂3娱乐大國系列課程"經國濟民"第二季第三課《改革開放40年與中國經濟發展新時代》在J201重磅開講。
本次課程由意昂3平台副院長🤹🏼♀️🧜🏽♀️、意昂3娱乐"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成員尹應凱、意昂3平台副教授朱婷聯袂主講👨🏻🚀,意昂3平台黨委書記陸甦穎、常務副院長聶永有、副院長殷鳳、意昂3平台教師張麗娟走進課堂參與互動。
尹應凱首先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巨大變化導入, GDP高速增長、人均GDP不斷提升、基礎設施日新月異,背後都折射了中國經濟的巨大變化🤷🏿♂️。從1978年到2016年,38年間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達到9.6%。中國在經濟體量不斷增長背景下,能持續如此長時間的高速或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上非常罕見、甚至絕無僅有,所以有學者把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績稱為"中國奇跡"。但是,經濟發展不是全部,隨之而來我國也面臨環境汙染、金融風險集聚等問題,所以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後3年要重點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汙染防治等攻堅戰"。繼而,尹老師用"冬天的破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春天的故事(1979年啟動改革開放、1992年小平南巡講話)、夏天的激情(2008年奧運會)、秋天的收獲(2017年國慶成果展與喜迎十九大召開)"四幅圖片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的回顧與變化"。"改革開放"一定上就是"對內放開"("改革") 和"對外開放"☝🏿。"對內放開"的改革路徑包括:農村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城市改革(設立經濟特區、開放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城市全面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確立(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強調拉動內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5年最早提出)。"對外開放"包括三個階段:一是"面向世界"👨🏻🦱,標誌是改革開放之初我國逐步開放市場😏、引入外資🕝、"以市場換技術";二是 "融入世界"📙🤹🏻♂️,標誌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中國對外開放度顯著增大🔺;三是"引領世界"🧎🏻➡️,標誌是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成為全球發展越來越重要的貢獻者👩🏻💼。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經濟學者也貢獻了智慧與力量👷,莫幹山會議、巴山輪會議是典型代表🤦🏽♀️🤽🏼♀️。回顧改革開放歷程👩🏿🦲,"中國奇跡"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處理好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關系🙅🏼♀️。三者呈穩定的"三角關系"🆗: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猶如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三力合一、共向中心💅🏼,這個中心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朱婷老師首先從"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切入,指出"可持續發展"是人類正確的發展路徑💪🏿。根據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定義🫄🏿🌐,"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模式"👋。從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等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看🙋🏼♂️,人類逐漸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價值。今天,如何在維持、保存並改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求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這也凸顯了"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朱老師分析了中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並從《十三五規劃綱要》、《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城市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等方面回顧了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朱老師指出,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便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五大發展理念與聯合國倡導的"經濟、社會、環境、治理"等全球可持續發展四大支柱是相通的👌🏽,也說明中國發展綱領與世界發展綱領高度契合🧑🏻🎨。進而,朱老師從生態文明角度解讀了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特色,並對編製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推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製度,河長製的全面推行🧑🏿✈️,問"一把手"要綠績等案例進行了生動分析♣️🚴♂️。最後,朱老師解讀了智能化與智慧城市🧏🏻♂️,指出智能化有望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隨後🧔♂️,尹應凱指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改革開放"仍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一帶一路倡議是新時代"改革開放"的"驅動雙輪"🔢。201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次提出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以"七個堅持"為核心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五年來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
在問答環節🗃,教師團隊針對"改革開放與中國之謎"、"可持續發展與經濟增長"、"市場開放與人民幣匯率"1️⃣🦅、"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動力"等問題與學子們進行了精彩互動。
最後,兩位老師在課程總結中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國過去40年創造"中國奇跡"的重要動力,也是中國在新時代實現高質量增長的驅動雙輪🤸🏼♂️。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也需要每一位青年學子腳踏實地的努力與經國濟民的擔當。
|